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12 (第2/2页)
只限于玉米皮,麦秆、蒲棒草都是很好的草编材料,和玉米皮混编成筐、篓、篮子、针线笸箩,甚至是老母鸡下蛋的鸡窝,狗舍、猫舍等等,人的脑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在收购玉米皮的同时,田亮把从异域买的烤玉米的一个特制的烤炉找到了。这个炉子是烧蜂窝煤的,蜂窝煤的火苗不高,热量也没有大块的煤炭高。烤炉的下面是放蜂窝煤的地方,往上是几排圆筒,每个圆筒里正好可以插进来一穗玉米,烤箱外面有可以让玉米转动的摇把。一个人掌握火候,另一个人不停地摇摇把,当然不是只摇一个,一个摇把可以带动一排圆筒,这样的话,里面被烤的玉米就烤面均匀不焦糊。大清的农作物都是绿色无污染的,味道很纯正。所以玉米烤熟的时候,香飘四溢,让大人孩子都垂涎欲滴。尤其是牙好的人,啃起烤玉米,真是香满齿牙。大清的平民百姓也爱啃刚刚下来的玉米。多半都是在大锅里煮,不是他们不想吃烤的,只是煮的省事,烤的费柴。烤玉米的烤炉不是很复杂,基本上是手动的,连机械都算不上,一次能烤二十个,省时间。这个烤玉米的烤炉,被田亮复制了好几台,然后放在纳兰老伯的铺子门口给人加工烤玉米。自带生玉米,烤熟一个加工费一文钱,由投奔纳兰侍卫的纳兰老伯和小儿子一起cao作。一炉二十个,就二十文,用异域的时间计算,十五分钟烤一炉,一个时辰就烤四炉,一天怎么着也能烤个七炉八炉的一两多银子就到手了,去掉蜂窝煤的本钱,还能净赚一两银子呢,比卖豆腐脑还赚钱。只是这个生意有季节性。这个也算是一个额外的赚钱门路,除了纳兰老伯有一台玉米烤炉,董嬷嬷的大儿子董达也有一台,那峰的二儿子也有一台。受烤炉的启发,田亮让云儿把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的米花机给找到了,过了烤玉米的季节,就可以替人崩米花了。米花机崩出来的都是开口笑的米花,没有一个“哑巴”,吃起来嘎嘣脆。当然这种米花不能跟奶油米花来比,但是很适合平民百姓。田亮带回来的米花机崩出来的米花一点都没有铅的成分,是新近研制出来的,好cao作,很安全,不会发生炸膛的事。于是纳兰老伯的另一个孩子就专职cao作米花机了。他家十口人,就靠这两台简易器械过日子。在王爷的经商计划中虽然有玉米皮产品的销售,但是没有想到它会产生这么大的轰动效应。虽然按照工艺的繁简加价到二十文一双草鞋,也还是供不应求,就连大鼻子的西方人也成了买草鞋的主顾。穷人买的就更多,草鞋好好保护着别在水里浸泡,保持干燥就会穿很长时间。而且草鞋编密实一些不透风再挂上一层棉里子,就可以当棉鞋穿。何况云儿的玉米皮草鞋又是那么美观!(。)☆、第六百三十九章草莓熟了大棚的草莓熟了,水红色越来越多。按照资料上说的,在草莓八成熟的时候就要采摘下来,不然很快腐烂。王爷想着皇上一直在等草莓和西红柿成熟,要亲口尝一尝异域草莓的味道,就和唐俊、田亮在大棚里摘了一些红色的草莓,洗干净了和福晋送进宫里。到了慈宁宫,和太后见了礼,福晋就告诉太后,他们是来送草莓的,要苏茉尔吩咐人再好好洗一洗,不过洗的时候手要轻,草莓很娇嫩,碰破皮就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