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皇商_分卷阅读11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7 (第1/2页)

    工作,嫁了人的当然都是丈夫养着。在那个时代也是顺理成章的,既然是丈夫养着,腰杆子就不那么硬气,很多人都是在穿的上面、打扮上面下功夫,漂亮才能讨得丈夫的欢心。虽然没有电视和满大街的广告牌来宣传,人传人的速度也够快的。玉龙商行的服装被越来越多的人光顾,就是不买也来看看传说的和真实的是否一致,学学人家的新式样。虽然都是清朝的衣服,也不是千篇一律都一个样子的。玉龙商行的服装成了引领潮流的带头人,就是不买服装也照着样子回去自己做出来。样式是可以照做的,各种花边却是没有。这些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们不但是购买服装的主力军,还是首饰、日杂产品的购买大客户。就是不买也来看新鲜,相互之间有个谈资,这样,就把消息传到了京城的各个角落。家境富庶一些的,几乎人人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异域商品,就是贫寒家庭的妇女也来观望,看看能否有娶亲嫁女的合适货物。

在福晋设计的服装中,有一部分是云儿从异域带回来的康熙朝以后到乾隆年间的清朝服装样式,虽然是超前了,但是还没有离开清装的窠臼,是清朝女子能够接受的。其中的氅衣、旗袍、短装等,就借鉴了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的贵族妇女的式样。

在和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大清妇女的日常用衣有着严格的规定,并受法律限制。好在是它不受品级约束,所以相比之下女装的服式种类较多,服用时也随意得多。只是对奴仆、优伶、皂隶严格限制不得使用丝、绢、纱、綾、缎、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人们的衣妆不轻易改变,“奇装异服”更是不允许存在。所以福晋在设计服装时绝对不去滚踏“雷区”。

云儿的资料里介绍了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曾经流行过一种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还有乾隆年间妇女的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罩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杆,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杆;也有镶黑色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褂,襟前挂香牌一串,钮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还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橘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平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

云儿所带回来的那些装饰用品,足够福晋设计服装折腾了。再加上缝纫机这个助力,那就如虎添翼。

属于宫廷服装福晋根本就不涉足,比方说太后、皇后、妃嫔的服装,也就是正式的官样服装,碰也不会碰一点的。

瑞谦店里出售的服装大致有几个规格,就穿在云儿买回来的塑料模特人身上,在商行里站了一排。买衣服的人只消去和模特比一比身高、胖瘦就知道自己应该买多大号码的衣服了。也有特殊加工的特肥特瘦特高特矮的服装。好在府上有缝纫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在样品出售之后,福晋对什么样的衣服最受欢迎就心里有数了。经过再次设计、加工样衣,府上就开始大量生产成衣了。有专门负责裁剪、量布料的尺寸的,有专门负责各道缝纫工序的、有专门盘扣、缝扣、沿边、扦裤脚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衣服的样式非常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