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再见那少年  (第1/2页)
    
再见那少年
    清晨七点四十五分,阳光打在谢玉的脸上,带着一点初夏的燥意。    她已经数不清第几次醒在这个时间了。但不一样的是,今天的日期变成了6月20日。    从前被困在重复时间中的日子仿佛一场模糊的梦,可又那么真实。她清楚地知道,她已经不是从前的谢玉了。那个女孩曾经胆小、焦虑、逃避,而现在的她,连呼吸都带着某种被打磨过后的锋利感。    谢玉走出宿舍,阳光透过银杏树叶洒在水泥地面上,落下一片片碎金。    她没有去食堂。相较于昨天的早餐,今天她更想去学校后门的那家老式便利店,那里有她曾无数次“尝过”的奶黄包和豆浆——那味道,经过上百次的循环,已经成了某种“现实”的锚点。    路过图书馆前的小广场时,她看到有人坐在台阶上,抱着一本厚厚的《西方语言哲学简史》。    那是她读过的书,确切来说,是她在“第428次6月18日”里精读的第七本哲学类读物。    那人的侧影很安静,阳光穿过树枝照在他头发上,细碎如金粉。    谢玉鬼使神差地多看了他一眼。她从未见过这个人。    他并不属于这片校园中常见的面孔。谢玉对面孔有极高的敏感度——她曾无聊到把学院几乎所有年级的师生照片都扫过,连清洁阿姨都能叫出名字。    可这人,不在她的“记忆数据”里。    他像一滴墨,突兀地落在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画布上。    男生似乎察觉到视线,抬起头,眼神从她身上轻轻扫过。    一秒,两秒——    谢玉垂下眼。    她没走远,而是假装在便利店前挑饮料,透过反光玻璃观察那人。    他翻书的动作很慢,很有耐心,时不时停下像是在思考。神态看起来有些疲惫,却不显困倦。衣着很普通:深蓝T恤,灰色长裤,书包是旧款的登山包,看得出是个不讲究打扮的人。    她心中忽然浮出一个词:局外人。    ——就像她当初初醒于循环时的那种“与全世界格格不入”的疏离感。    谢玉本能地拿出手机,想拍下他的侧影,然而手刚抬起,她的动作顿住了。    因为男生忽然合上书,站了起来。    动作干净利落。    他抬头,朝便利店的方向望了一眼。    四目相对。    谢玉突然觉得有点尴尬。她硬着头皮扯出一个礼貌的笑,“嗨。”    男生顿了一下,点了点头,声音低而清晰:“嗨。”    “你是新生吗?”谢玉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    “不是。”    “转校?”    “也不是。”    他顿了顿,“你呢?”    谢玉一时语塞。她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个对话,意外地像两个在错位世界里漂浮的人相互试探着靠近。    “我……只是没见过你而已,”她笑笑,“我记人脸还挺准的。”    “我也觉得你很眼熟。”男生说。    谢玉心头一震,但她没有表现出来。    她强作镇定,开口:“你叫什么名字?”    “沈砚。”    沈砚。    这个名字她没有听过。无论是曾经在“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